回顾2017下半年推出的各款新机,几乎被“全面屏”技术给囊括了。从苹果的高端iPhone X到华为、小米、金立的千元机,“全面屏”已流淌至各大厂商各个价位的产品之中,以至于每一个手机品牌中总有一两款搭载“全面屏”的新机出现。而到了金立更是直接在八款新机中全部用上了“全面屏”。“全面屏,小流行”已成为今年终端市场最好的写照。
不过在这项新技术受到普遍认可的同时也反照出市场严重缺乏创新的问题。现在将各大厂商搭载全面屏的新机放在一起,已经很难辨别出哪款是哪款了。这说明终端厂家只是在一味模仿新流行,却没有在新趋势上加入自己的半点特色,才会导致自家虽然推出的是最新品、使用的也是最新技术,却仍旧与人“撞脸”的尴尬。
||| 新风向的出现
近两年来的智能机都特别注重在外观上的创新,然而实际做出的效果却实在差强人意。纵使一向以外观精美著称的魅族、OPPO、vivo等品牌于今年推出的新机也是乏善可陈,要不是有“全面屏”做支撑,想必早已沦陷到用户吐槽的口水中了。
然而除了“全面屏”,另一个新概念的产生也挽救了这个局面。今年中国智能手机品牌中最值得庆贺的一件事就是华为新机Mate 10搭载上了自家生产的人工智能芯片——麒麟970。虽然它同样有使用全面屏的Mate 10 Pro存在,但这款新机的风头自始至终都被智慧的麒麟970芯片占据着。
可见,国内市场还是期待自家品牌的手机能有独一无二的创新。除了“全面屏”的概念被引爆之外,今年华为也把AI芯片的概念点燃了,为国产机下一步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虽然近期有很多声音都在质疑现在AI技术的纯度,但从其目前的表现来看,使用在终端依旧能带来很大的进步。以华为的麒麟970芯片为例,它拥有两个用于处理图像信息的ISP,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处理图片,还能在低光照度环境下对降噪进行优化。
此外,该芯片还具有深度学习功能,能自动实现语音识别、图像(人脸)识别、其他会用到深度学习的一些AI应用等,这些均能推动目前智能手机的发展。随着手机差异化越来越小,久而久之AI就会变成“大家都得有”的东西。
||| 与互联网企业的深恋
虽然Mate 10已能实现部分智能,但离真正的智能还有一段路要走,并且由于术业有专攻,华为在AI技术的研发上远不如互联网企业来的得心应手。而与互联网企业联合,也会帮助华为实现在AI上的快速发展,因此近期华为与百度签署了战略协议,要在互联网服务、内容生态及AI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包括百度语音、视觉识别等各种人工智能技术都置入华为手机,此外,百度的内容生态也将和华为手机进行深度合作。据统计,华为与百度的合作一共包括语音、语义、视觉和沉浸式体验;麒麟970芯片与PaddlePaddle的合作;搜索、资讯流、手机百度等。
其实,百度、阿里和腾讯在建设AI方面有很多数据优势,而且他们也高度重视AI的研发,在国内和海外建立专家实验室,聘请顶级工程师,并利用机器学习进入了一些较新的领域,包括医疗诊断、脸部辨识,以及可用语音操作等AI硬件。像阿里就即将AI引入其第三方电商平台淘宝网,让用户利用图片搜寻就能找到相同或类似的商品,可以让用户搜寻某个名人穿的裙子。未来,随着技术的更加成熟,互联网企业在AI方面的突破也更加巨大。
未来AI技术将是电子产品发展的大趋势,作为人们使用率最高的智能终端自不可少。但它们要想快速搭载上先进的AI芯片,最好的办法就是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实现双方共赢。这样看来,智能终端厂商即将要与互联网企业拥有一段美好的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