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曾经一度风光的第三方应用商店正在遭受新一轮重创,没有被收购的结局,就只剩下被迫转型。独立中小应用商店2015年生存将日趋艰难,手机应用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风光不再
中国市场第三方应用商店崛起与中国智能手机的发展十分密切。尤其是Android智能手机替代传统功能机的过程中,应用商店为用户提供了独特的体验,使得用户迅速接受了智能手机的概念。
与此同时,由于谷歌官方版本的应用商店迟迟未能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这使得能够为用户提供应用下载的第三方渠道迅速崛起。由于这是一个低门槛的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一些手机交流论坛以及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各自的应用商店争夺市场份额。
从功能上来看,其普遍比较完善,提供的内容也比较丰富,所以用户积累十分迅速。不过,由于对正版的不重视,其生态格局显得乱象丛生。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最多的时候,中国市场曾有超过500家的应用商店。不过,这一数字目前尚未有更为准确的第三方数据。但是可以看到的是,其中产品体验差、品牌影响力不足的第三方应用商店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事业。
其中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口红利正在消失。2014年,行业已经有迹象显示,不少手机应用的渗透率趋于饱和,用户增长幅度开始放缓,甚至已经有了停滞的现象。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用户安装的主流App(除了移动游戏)其大多数已经在2012年左右推出,在此后的几年内,用户只需要对软件进行升级,已经很少下载新的应用程序。
重视移动搜索
不过,正因为几年的积累,目前仍在市场上运营的应用商店大多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徐锋告诉腾讯科技,应用商店的天职就是帮助用户更快更好地发现并下载想要的应用,而由于国内市场的复杂现状,搜索就成为了一个必要的基础。
但值得注意的是,巨头们也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市场。无论是谷歌,还是百度,或者其他互联网巨头,都已经开始研究和部署相关产品。对中小规模的第三方应用商店来说,这条路或许仍然很难摆脱巨头的影子。
寄托引入社交
虽然目前看来能够带来可观收入的游戏分发,是绝大多数第三方应用商店都会挤入的市场。然而,由于手机游戏是当前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最清晰的细分领域,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因此,寻找新的机会成为难以挤进一线阵营的第三方应用商店所必须要面对的现状。
对应用汇来说,其已经明确2015年会进行产品上的新尝试,而从方向上否定了大而全的手机助手模式。应用汇所构想的垂直功能实现就是目前其内部定名为“应用小组”的功能。这一功能将在数天后上线,而其支持针对某一特定应用的用户通过小组的形式聚集,换句话说,就是“专注于应用的贴吧”。事实上,这种小组的模式,其实就是利用社交属性,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推广。
对此,腾讯已经证明了将社交与应用分发结合模式的有效性。从5000万用户增长到1亿,应用宝仅用了9个月时间。
腾讯公司首席运营官任宇昕曾表示,过去用户的选择是来自平台推荐,但是未来用户主动选择能力更强的时候,更大抉择来自朋友推荐,而这是应用宝能够给开发者的独特优势。
但是,对应用汇这样的第三方应用商店来说,累计用户的规模或是影响最终战略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