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ndroid出现之前,智能手机市场的主角是 RIM(黑莓)、Palm、诺基亚(Symbian)以及微软的Windows Mobile。苹果的iPhone也刚刚加入竞争。如果没有Android的冲击,iPhone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诺基亚作为手机品牌不会消亡,黑莓仍然会是商务人士的首选品牌。
如果说国内,受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小米。没有Android,小米也不复存在。这可是一家现在估值450亿美元的公司。魅族可能还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品牌。锤子手机更是无从谈起。国内其他手机厂商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从功能机转型智能机的过程会更漫长更艰难,同时也很难和国际品牌竞争。
除了手机厂商,国内一批围绕 Android 生态系统建立起来的公司也不会存在,比如豌豆荚,以及腾讯、百度、360旗下和豌豆荚业务类似的部门。而孵化豌豆荚的创新工场可能也不会存在。还有大批手机游戏公司,没有了Android,他们的收入至少要砍掉三分之二。甚至,对所有移动互联网创业者来说,没有 Android 的话,整体创业成本也会更高。
再次,没有了Android,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这些新的趋势和创业潮可能会晚好几年到来。可能Android和智能硬件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但 Android 带动了智能手机的产业链,等于为智能硬件的发展铺了路。有很多智能硬件创业公司将 Android 操作系统做进了硬件里,最明显的就是各种智能手表。没有 Android 的话,全球首款智能手表可能是明年才正式发售的 Apple Watch。
如果把眼光放远一点,智能硬件创业潮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正是有了 Android,很多厂商才有了在智能硬件领域试一试的可能。但是如果没有 Android 的话,未来会有太多限制。
最后,以上种种,都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形成巨大的影响。对整体人类来说,如果没有 Android,现在全球移动互联网人口至少减半。对个人来说,如果没有 Android,现在一部主流智能手机的价格会在2000元以上,买了手机之后也很难享受到各种移动应用带来的生活便利或者玩游戏的欢乐时光,测个血压也不会像现在那么方便。
当然,你也可以说没有Android的话,我们还会有Bndroid或者Cndroid。但事实是,在Android出现的时候,真的没有一个比它还要有竞争力的移动操作系统。就算会有替代品,可能也要晚上两三年——如果你还在用两年前的某款智能手机,你肯定每天都想着要换一部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