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设计新潮流:卡片化滑动派

2014年10月23日信息来源:搜狐IT 点击:
   喜欢就向右滑,不喜欢就向左滑。如果双方都右滑,那么恭喜了,你们“牵手”成功!这就是交友应用Tinder,它以卡片的形式展示用户的照片和资料。Tinder每次只展示一位用户的照片,如果你向左滑动某位用户的照片,那么你就不会再看到这位用户。
   Tinder联合创始人兼CEO西恩•拉德(Sean Rad)表示:“滑动操作之美在于,用户只需最少的动作,便可浏览内容。通常,在浏览器或手机上,你需要滚动页面,然后才能阅读内容。通过Tinder的滑动功能,内容导航操作还整合了输入操作。”
   目前,Tinder用户每天滑动8亿次,并且已经成功配对10亿名用户。
   Tinder无疑是新式用户界面的典范,这种界面非常适合小屏幕移动设备。拉德表示,Tinder界面的灵感来自宝丽来相片和扑克牌,并非借鉴了其他移动应用。在Tinder发布之初,拉德便发现用户非常喜欢翻阅图片卡。拉德将它称作一种“基于动作的用户界面”。
   实际上,除了Tinder,很多移动应用同样采用了卡片式界面,例如 Jelly, Swell和Weotta。如果要用一种界面来取代无线下拉式界面,那么卡片式界面便是最佳的替代方式。卡片式界面每次只展示一个信息,如你可能约会的对象,你可能想回答的问题,或者一首你可能喜爱的歌曲。
   越来越多的应用开始采用卡片式界面。上周,一款名为Steller的应用便利用卡片式界面帮助用户讲故事。但是,这些应用并不一定抄袭了Tinder的设计,只是它们的界面相似而已。
   Swell CEO诺马•库马(Ram Kumar)表示:“我们自主开发了Swell的设计,后来发现这种界面已成为一种趋势。”
   过去8年,卡片式界面一直被认为是改进网络内容展示方式的方法之一。2006年,Facebook推出信息流功能,Twitter随之推出相似的功能。这种界面以倒序的方式为用户展示实时信息,并针对每位用户展示定制信息,但对于海量的信息,用户往往无可适从。
   红点投资合伙人赖安•萨沃(Ryan Sarver)表示:“当Twitter和Facebook由互联网服务转型为移动服务时,它们很难彻底重新构思自己的服务。”萨沃此前曾任职于Twitter公司。
   作为移动内容应用的先驱,Instagram采用了一种新式界面。尽管Instagram界面仍然存在信息流风格,但用户已经可以每次只浏览一张照片,这与卡片式界面十分相似。
   最近几个月,风投人士和设计博客都在谈论卡片式界面,他们无不认为这种界面非常适合展示脉络清晰的信息。如今,Google Now个人助理、Twitter平台、Kik等消息应用以及Facebook Paper都已经采用卡片式界面。
   拉德、萨沃等人认为,卡片式界面和滑动功能的结合将用户体验提升到新的高度。这种界面不仅可以让信息更为简洁,而且让用户拥有更多的选择。一方面,卡片和滑动功能便于用户使用。另一方面,这种界面也可以为开发商提供用户互动数据。
   也就是说,用户与每一个内容互动,Tinder可根据用户对潜在约会对象的反应加以改进,然后推荐不同的用户。Swell同样如此。库马表示:“每一次滑动都可以向Swell算法提供一个信号。”
   但拉德表示,有些应用采用卡片式界面,但没有完全采用滑动功能,这样的设计其实存在缺陷。例如Facebook Paper,它的设计方向没错,但互动方式有所欠缺。
   拉德甚至认为,Tinder已经说明卡片式滑动界面可行,每一款移动应用都应该采用卡片式滑动界面。
(作者:Edward 编辑:adminahxz)
文章热词:设计 app 合肥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