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第一类就是能勾起消费者欲望的App,最直接的就是游戏类App。在这个浮华到坚硬的时代,国内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戾气越来越严重,一些小人物现实中无法找到成就感,只能借着游戏世界来暂时逃避,其中,角色扮演类游戏 带给人的心理毒瘾最为强烈,而一些对战类的游戏则充分释放了人类天性,男人喜欢征服,女人喜欢被征服…此外,升级类游戏更是撩拨着消费者的心弦,不断投入,正是这些心理毒瘾,让消费者舍得把辛辛苦苦搬砖挣回来的钱花到游戏世界中,怎一个“爽”字了得。事实上,智能手机app下载排行榜上,最靠前的类别就是游戏类,虽然国内消费者为此平均的投入尚低于20元,但随着屏幕改良、滑动触感升级,一些专属于手机的游戏产品自会诞生,到时候,控制不了心理毒瘾的消费者估计会勒紧裤腰带玩游戏的;此外,小说、视频、音乐类App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撩拨起用户的欲望,但需要高质量的内容做基础,加之,小说、视频、音乐的盗版更加容易,要想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实现付费模式非常艰难,要知道,是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天生有这基因。
第二类有望实现付费的app是应用工具类。随着苹果iCloud艳照门持续发酵,各种账号接连遭到黑客侵入,移动互联网上的信息安全正日益受到关注,加之,移动支付等敏感服务日益普及,恶性软件病毒 在Google play上迅速繁殖,这些都让安全类App有了收钱的理由;此外,应用工具类App更大的金矿则藏于企业级市场,众所周知,企业是创造利润的地方,他们愿 意为任何能改善其效率的工具付费。我们在评价智能手机的企业前景时,总是喜欢和PC相比,倘若于现有的工具环境中作比较,一台古老的286台式机可能要比 iPhone6的办公效率高50倍,事实上,我们真不太可能在手机上使用excel进行数据运算,更不会在手机上使用CAD绘图,但科技最大的妙处在于, 它会不断创造新的模式。智能手机的出现,不可能仅仅是PC的衍生,正如电影和电视的关系,电视最早的功能就是把电影院搬到家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电视催 生出了专属于“自己”的节目。现在,我们只能说手机App尚处于初级阶段,伴随着微型投影、传感器、物联网和智能手机本身的升级,一定会出现专属于手机的应用程序,加之,苹果和IBM正联手图谋企业市场,相信这一天不远了。未来的写字楼里, 或许再看不到笨重的PC,员工们早晨上班,第一个动作就是把自己的“办公手机”掏出来,到时候,企业交点费只是顺便的事儿。
最后,第三类专业权威信息类的App,目前最有希望快速盈利。同时,也更加健康,更加利国利民。受限于行政力量,中国的专家集体变砖家,他们不仅不敢说真话,还经常讲笑话;一些房地产砖家每天都不遗余力地论证“高房价符合国情”等主题,至于说,那些医生、法律等专业人士也都渐渐失语。有鉴于此,希望有更多专业的App能够发声,他们可以给消费者传送权威、专业的知识,帮助普通人走出误区,同时,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些信息不同于朋友圈里那种“1000万都不卖的药 方”之类的杂碎,而是真真正正的专业知识,法律顾问、医药咨询、养生讲解辅以“良心”一起收费,而一些特色信息,比如婚恋网上钻石王老五的电话等等,市场 潜力更是毋容置疑。总之,只要服务做得好,App作为导流入口,付费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