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APP开发和业务拓展的团队越来越难了。除了开发团队多如牛毛之外,更要紧的是,APP这种移动互联网阶段性的产品形态正逐步迈向一个沉淀的过程。
根据百度官方披露的一份移动数据调查表明根据统计,在应用商店中下载量最大的前1000个APP(数量占比不足总应用的0.1%)却占据了下载总量的55%。那意味着百万APP中,能够获得用户青睐的不足千分之一,更要紧的是2012年Q3高频APP占据了用户83%的使用时长,而2013年Q1,数据增长到了85%,这种趋势导致的结果就是,不仅现有的APP使用时长会被排名靠前的APP吞噬,那些新开发上线的APP也将难以抢占用户的时间和眼球。
大约3年前,APP市场在国内刚刚兴起的,各种新奇有趣的应用吸引了众多用户大量下载,然而现在,你还能想起最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是否有下载一个新的APP?另一组数据也能印证了这个现状,根据2013年Q1的数据,过去半年时间平均每个用户手机“Native APP”数量增加了5.6个,但每天人均使用的数量却减少了0.9个。
因此,APP这种阶段性的产品形态已经渡过了热闹纷繁的尝鲜期,现在已经犹如静止的水杯一样进入了沉淀期。那些与用户需求紧密相连并且在第一波浪潮集聚大量会员的APP将继续绽放光彩,原来依靠市场喧嚣而灿烂的APP将慢慢的沉入水底,水越来越清,市场越来越理性,用户也不再因为好奇而对各种新鲜的小玩意趋之若鹜。
面对目前我们所见的趋势以及行内外人们的评论观点,作为APP产业生态链里的最基层工作者,我们确实需要做一些反思。虽然依然对未来充满自信,但,作为APP产业链里的一份子,我多少为此而感觉到忧虑与少许的迷惘。
如果真如媒体和行业人士说的一般,APP产业发展趋势不明甚至正在慢慢走向衰亡,那我们应该做何打算?
事实上,除去小型游戏之外,众多定制开发的APP实际目的性都非常强,也就是说,企业开发一款APP应用通常都是基于明确的现实需求来推动的。例如会员管理、无线进销存管理、预定挂号管理等。我相信,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是难以完全标准化的,同时,这些个性化的需求大多成为了企业本身实现商业价值的核心关键点。因此,我预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企业定制开发APP的需求依然会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