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comScore统计数据,超过一半的美国智能手机用户每天都访问APP,所以并不是说APP已经无用了,而是人们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APP,已有的就可以完成大多数的功能。同时,智能手机用户大约有42%的使用时间都花在最常用的单个应用程序上。前25名最常用的应用程序,主要来自于成熟的大公司,包括Facebook、谷歌、潘多拉和雅虎。中国APP市场的情况类似,用户日常使用主要集中在微信微博、浏览器、拍照等功能和应用上,大部分的APP处在无人问津的尴尬位置。援引Netscape创始人、硅谷著名投资人Marc Andreessen曾经的观点:软件正在吞噬着世界,随着移动设备的爆发式增长,APP又成为了软件的死对头,而现在看来,诸如HTML5、WebApp等更多功能和技术的完善正在吞噬着APP看似风光的地位。
谁是APP的最大对手呢?Andreessen通过FirefoxOS让大家第一次接触了HTML5,基于此开发的WebApp被看做是终将替代APP的技术。今年2月发布的Chrome for Android中,已经可以通过USB连接PC,利用Web来调试手机页面。这是个突破性的创新,预示着这项技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相当的水平。我们可以不用去记住它的原理,只要熟知这个技术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大改变足矣。对于普通用户来说,WebApp最大的方便之处在于免去了频繁更新的麻烦,将打开商店、搜索、下载、更新、删除的过程完全简化。WebApp不用用户手动进行更新,但这不意味着WebApp是一成不变的,它只是将更新的工作从前端移到了后端,推送到用户面前的都是全新的版本。WebApp的运行环境就是寄生于浏览器中,而浏览器是唯一的事实上在所有手机上安装的运行环境,和任何私有生态环境无关。
这一成功的案例就是微信公众号,它为用户打开了一扇新的获取WebApp应用的大门。以游戏来说,你只需要关注微信公众号输入数字就可以开始游 戏,即点即玩,不玩就关闭。同时游戏进度可以通过浏览器本地存档,以便于下次继续。这样的体验延续了玩家在PC上休闲小游戏网站即开即玩感受,照顾了手游 用户基于碎片时间的游戏体验,同时节省了手机空间和改善了桌面视觉。HTML5手机页游并非独立APP,而是嵌入微信自带浏览器执行的脚本。用户可以不用 离开微信直接进入,游戏结束后就可以回到微信继续自己的社交。早在去年11月,关于微信能否成为“类App Store”或者“闭环O2O”的讨论就已经如火如荼了,试图让一款“超级应用”成为强势移动平台上的唯一入口是不太现实的。不过在微信5.4正式发布后,不管最终能不能做到,它的“超级应用”想法仍然在膨胀。有了3亿用户和极高的活跃度、可以把其他移动互联网产品甩出好几条街的微信,也许真的打算完成QQ未竟的梦想,让自己成为一个移动互联网上的“一站式 平台”。
APP行业经过几番野蛮生长之后,大家的好奇心正如潮水般迅速褪去,小众APP还能苟延残喘,大众类APP日渐式微,而像微信这样的超级APP正在吞噬市场。自去年开始,关于Native App与WebApp谁才是未来的争论愈发激烈,这主要是因为几家巨头暗中不断向市场施压,试图打造超级APP来控制移动互联网市场。从用户使用率来看,已经开始出现了偏向超级APP的趋势。哪些应用会成为超级APP?从艾瑞最新发布的数据来看,即时通讯、浏览器、应用商店成为覆盖用户最广的三类工具,分 别覆盖2.57亿、2.14亿和1.61亿人,排在后面的依次是网络购物、在线音乐、安全、在线视频、支付以及优惠比价类应用,而像MIUI 6这样野心勃勃的OS系统同样也在挑战Native App的位置。
在前后夹击的态势下,APP开发和业务拓展的团队越来越难了。除了开发团队多如牛毛之外,更要紧的是,APP这种移动互联网阶段性的产品形态正 逐步迈向一个沉淀的过程。根据百度官方披露的一份移动数据调查表明,在应用商店中下载量最大的前1000个APP(数量占比不足总应用的0.1%)却占据 了下载总量的55%。这意味着百万APP中,能够获得用户青睐的不足千分之一。这种趋势导致的结果就是不仅现有的APP使用时长会被排名靠前的APP吞 噬,那些新开发上线的APP也将难以抢占用户的时间和眼球。与APP市场在国内刚兴起时的大量下载相比,现在你还能想起最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是否下载过一个 新的APP吗?另一组数据也能印证这个现状,根据2013年Q1的数据,过去半年时间平均每个用户手机“Native APP”数量增加了5.6个,但每天人均使用的数量却减少了0.9个。
那么是否还需要继续下载APP呢?答案是肯定的。对于用户而言,无论APP演变成哪种形式,最核心的依然是体验,既可以享受浏览器WebApp 的易用简单,也可以选择微信这类社交APP的直接方便。对于企图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的厂家来说,APP背后的二层功能开发更为重要。因此APP其实并不会 像预测的那样死掉或被代替,而会以更多的形态给生活更多选择。相信不久的将来,移动端将会完全代替PC端,而APP的开发也不仅局限于小小的屏幕或安卓和 iOS等几种操作系统。未来的APP将会是什么样的呢?它应该能够实现跨平台发展,比如说可以在平板、手机、汽车显示屏等领域使用;APP的设计能适应各种设备的互动需求,其中包括声音、图片和触摸;未来APP还将以云的形式无处不在,开放网络让你无论身在何时何处,只要一个账号,就能在各个设备上无缝享受数据内容。APP将越来越像一个有机生物,它会更加符合人性。随着时间的推移,APP的每个功能都会发生改变,客户端将会不断地呈现新特色,服务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