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买卖听起来不错:无限音乐播放,不收取任何数据流量费用。T-Mobile 推出的这项服务涵盖了流行的 Spofity、iTunes 和 Pandora。T-Mobile 宣布,这些音乐app不会在占用你的套餐流量,你在4GLTE网络上怎么消耗都行。
还有Sprint公司也是,该公司通过旗下Virgin Mobile 新推出的预付费套餐包含:无限制访问 Facebook、Twitter 和Instagram,无限制访问 Pinterest只要每个月12美元。全部无限制访问这四家网站每月则只需要22美元,多花5美元还另带无限音乐服务。
Sprint的套餐和Netflix 有类似之处,是一种无绑定的可选购移动数据包,在标准的数据套餐之外额外计价,与有线公司的绑定式付款不同,后者的订阅套餐包括所有频道,用户需要为一些实际上不想要的内容掏钱。这种可选套餐是有其道理的。但是,针对这种在使用某些应用时享有无限流量的新趋势,这种做法——称之为“零收费”(zero rating)——带有歧视性,对移动互联网创新是一种打击。
这种零收费的做法将移动互联网搞得很像是有线电视,而不是开放的互联网,很快,创业公司就要被迫在上线之前(与运营商)就零收费的问题进行谈判,因为移动app用户将会被培养成只使用享有服务商零收费的产品。
零收费App剥夺另一些App平等获取用户的机会
有线电视行业是这样运作的:有线运营商与内容生产商——比如迪斯尼、A&E、MTV——达成协议,后者将它们的电视频道输送到由前者控制的平台上。这些运营商就像看门人一样:消费者只能欣赏运营商提供的内容。和开放互联网的模式相比,这是一种封闭的模式。爱荷华州的公共电视台没办法自己将内容上传到迪拜的有线电视平台上。有线电视不存在服务器、浏览器或是URL之类的概念。
零收费让某些app更像电视了,实际上将某些服务变成了电视频道。就拿Sprint的套餐来说,你实际上得到的是Facebook频道、Twitter频道等等。要是想使用整个开放的互联网——之前我们只是称之为互联网而已——你必须要支付更多的费用。这等同于在用户端的歧视性对待,相当于在运营端违背网络中立(net neutrality)原则。一些app或服务产品得到有限对待,而剩下的则无法享有平等获取用户的机会。
这种做法对于互联网经济的平等主义(egalitarian)是一个存在的威胁,而平等原则恰恰是互联网经济能够繁荣发展的原因。从1995年到现在,科技市场上在一段时间里,任何人都能够很容易地接入服务器,开始创业,这种情况已经要结束了。
数字时代的割裂
实话说,风投家们可能有私心在里面。无限数据包只能够让已经流行的app更加流行,挤占新近创业者的空间,而风投们往往投资了这些创业公司,寄希望于它们发展成为大公司
不过消费者也可能不会选购“零收费”套餐。与有线电视行业不同,互联网是以开放平台的角色获得用户支持的,这种开放性才是许多用户所期望的。将用户的选择限制在几个流行的 app 上面可能有点过于狭隘了,因为这与互联网的基本前提不符。
无处不在的看门人
尽管如此,app还是作为一种封闭式的互联网形态存在着。像苹果和谷歌这样控制着应用商店入口的看门人不大可能为彼此的app像网页那样加链接。Facebook更是一个封闭式的互联网形态,十亿用户的在线活动都在Facebook的围墙里面进行。
不久前,Facebook资助的非盈利组织 Internet.org 发布了一个 app,为赞比亚的移动用户提供免费数据包,能够访问有限的几个网络服务,其中包括谷歌搜索、Facebook 通讯以及有关健康、就业和女权内容的信息。有数据访问总比没有好。
对于在美国地区使用零收费服务的用户来说,也是如此。他们只能在预先审核的单子上挑极少数的app来用。互联网最理想的状态是民主化的理想,上述情况实在是太悲惨了。从app生产者的角度来思考这种数字割裂也是很重要的。越是剥夺潜在用户的一些可能性,app生产者继续创造的可能性也就越小。从这个层面来说,并不仅仅是用户会因为缺少选择而痛苦不堪,整个行业都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