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必要要把一切app化吗?

2014年08月16日信息来源:创业邦 点击:

“There’s an app for that.”

     这是苹果的广告语,意思就是说它们的app可以覆盖大生活的方方面面。苹果可以这么说,因为现在的趋势(在大城市尤其明显)就是这样,不管是叫车还是叫家政服务,人们都乐得在手机上tap tap tap了事。当然由此生活变得很便捷,但是,也缺少了点人味。

     不是说app不好,如果像叫车、订酒店、餐厅预定这种方便通过电话或者电脑预定的,而且确实被市民、出差人员或者是绝大部分忙碌的人们急切需要的功能,如果有一个更便捷的应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当然更好。

     但问题是,现在的应用已经到了一种无孔不入的地步。比如有一个叫Coaster的应用,专门帮人在酒吧里点酒。诚然,在酒吧里叫酒的确是个体力活:挤在一堆 人里,伸长了脖子和拿着钱的手,嚎叫着“两杯长岛冰茶”好让声音穿透嘈杂的背景音乐到达酒保的耳朵——于是有人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让这一切变得简单一点 呢?Coaster就诞生了。

     国内最近还有个更夸张的专门预定蛋糕的应用(名称略)。虽然现在移动互联网都讲究“垂直细分”,但是小编看到这么垂直这么细分的app,还是有些惊讶。

     这类应用当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可以把在酒吧叫酒、买蛋糕这件事变得简单,但是,正如一个网友说的:

     “不喜欢Coaster这个概念的原因就在于,它会把酒保变得像一个机器应答人一样,没机会跟人打交道,整天只能盯着app。”

     科技可以让人的生活变得更便捷,可是,另一方面它也会剥夺人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挤在一堆人里叫酒的确很累,可是生活就是这样,一些拥挤,一些嘈杂,一些摩 擦,一些人与人邂逅的快乐——想一想如果大家都用app叫酒,那种“美女,我可以请你喝杯酒吗”的搭讪方式将一去不返。我们买蛋糕求的也不只是到手的提拉米苏这一个结果,还有游走在蛋糕店,闻着氤氲的香气,看着各种赏心悦目的造型,或者还可以听店员解释各种蛋糕的做法和名称的由来,或者还可以遇到一个和你爱吃用一款蛋糕的人,种种过程。

     人,有喜怒哀乐的人,不是app的数据来源,不是app的操作工具;效率也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并且,在没玩没了的交友应用,没玩没了的图片分享,没玩没了的云存储,没玩没了的团购网站之后,我们确实有点“应用疲劳”了。科技不应该成为生活的负担。

 

Via :TC

(作者:林藠头 编辑:adminahxz)
文章热词:app